查看原文
其他

铸盾讲堂|深刻把握“相互契合” 深入推进“有机结合”

武警工程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
2024-08-26


深刻把握“相互契合”深入推进“有机结合”

■武警部队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工程大学分中心






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依据。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深入推进二者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内在一致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民本”思想同样体现着人民至上的鲜明特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认识表明“天意”源于民意,人民的意愿和向往才是统治者的行动准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告诫则充分彰显了人民是立国之本的治国理念。孟子创造性地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口号,发出了古代“民本”思想的最强音。无疑,在关爱人民大众、维护人民利益、重视人民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高度内在一致。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一个中国式注脚,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根源。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活性、实践性品质的深层契合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同时,实践性也恰是以重视现实人生、日用伦常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华文化尤其是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诞生于周公制礼作乐的政治实践和人伦实践之中,又经过孔子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上的发展而集前贤之大成、启后世之源流。孔子尤其注重理论的生活化、人伦化与现实性、实践性指向,其一生孝亲敬老、仁民爱物的人伦实践,创办私学、言传身教的教育实践,治理鲁国、周游列国的政治实践,以及著书立说、垂范后世的文化实践,都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实践性特征。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性、实践性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是深层契合的。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性”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兼容性品质的高度共鸣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体现出独树一帜的连续性,正是源于中华文化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具体表现就是时代性、兼容性。时代性,是指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明形态。兼容性,是指中华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内在张力,能够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多元文化,进而创造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优秀文化形态。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理论魅力、永立时代潮头的内在奥秘,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制胜密码。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社会”理想的和合会通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人类擘画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

无独有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恰有与之相应的大同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篇所揭示的“天下为公”的终极愿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形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道德观念,充分显示出大同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等方面特征,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可谓不谋而合、高度融通。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以双方在理论特征、价值导向、理想追求等方面具备的广泛思想共鸣为基础的,二者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历史已经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以相互契合推进有机结合,以有机结合实现互相成就,共同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执笔人:赵常淇)

推荐阅读好好学习|学“習”分享会开讲啦!一起走进这堂别样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为人才培养插上科技翅膀——工程大学提升师生科研创新能力记事
岁月缱绻 葳蕤生香|一起见证四十年时岁变迁





  编:冉群龙

主  编:高 安 许鹏韬

副主:张述兵 

值班编辑:豆 媛

执行编辑:杨晓雨 蔡雨哲

本期编辑:邵欣语 

本期校对:张钰颖

出  品:武警工程大学红蓝融合创新团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武警工程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